最新資訊及活動

刊於星洲日报 大柔佛 2023年8月5日

(新山4日讯)曾获星洲日报基金会资助的癌症病患丘俊明,已于去年10月病逝,然而,分别患上忧郁症的妻子卓秀芬与患强迫症的15岁儿子,目前仍需长期诊疗服药。为此,星洲日报基金会将在不对外募款情况,继续提供母子为期一年的援助,以助她渡过生活经济困境。

丘俊明在2021年患上大肠癌,家庭经济陷困,透过星洲日报基金会向外界求助并筹足所需医疗和生活援助金。不过,癌细胞扩散到肝、肺和骨头部分后,丘俊明于去年10月17日与世长辞。

卓秀芬:夫过世或打击儿患病

卓秀芬(46岁)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指出,儿子在去年丈夫病危时,出现洗澡时间颇长的状况,当时她因需照顾丈夫而没有特别关注。

她说,直至丈夫过世,儿子花上长时间洗澡和一直洗手的问题愈来愈加剧,经心理医生诊断证实患上强迫症。

“医生认为丈夫过世的打击可能是儿子患病原因之一,以致他单是洗手就花上15分钟,碰触到水瓶和药物之类的物品,便会因感到肮脏要去洗手。”

她表示,儿子今年3月暂停上学,而自己当初生下儿子后患忧郁症,至今已有15年病史。

“我起初到政府医院求诊,惟医生不时更换药物造成我情绪不稳定,一度自残,只好转到私人医院治疗。”

卓秀芬也说,儿子偶而会发脾气喊叫,为了照顾孩子,她无法外出工作,现阶段透过脸书代理销售日常用品,收入微薄。

每月开销至少3000

“我和儿子每月约需1200令吉医药费,若加上我服用关节炎的保健品、水电费、交通费、家用杂费等,每月至少需3000令吉。”

卓秀芬母子的住处是丘俊明患病前与二弟联名购买的屋子,供期已缴清。卓秀芬不会开车,出门看诊需联络电召车。

星洲日报基金会原先每个月2000令吉的拨款是在今年8月期满,知悉卓秀芬母子的生活境况不甚理想,决定由今年9月起继续每月拨2000令吉至2024年8月,再提供这对母子为期一年的援助。

照片說明:

图一: 卓秀芬:为了照顾儿子而无法外出工作。

图二: 卓秀芬手中的是她和儿子每天需服食的药物,她希望儿子病情能有所好转,以重返校园学习。

星洲基金延长半年援助

每月500助癌妇陈亚娇

刊於星洲日报 大霹雳 2023年8月4日

(怡保3日讯)屋漏偏逢连夜雨!来自文冬新村的单身妇女陈亚娇,饱受乳癌后遗症折磨,除了左手因神经挤压导致肿胀,如今双脚亦动弹不得,只能卧病在床,令原本就困苦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

癌症复发已是乳癌第4期

陈亚娇(69岁)于2021年6月因患乳癌而将左乳切除,过后癌症再次复发,如今已是乳癌第4期。在进行手术后的一年里,她的左手因神经挤压以致剧烈疼痛和肿胀,甚至麻痹得让她彻夜难眠,现已无力举起,而医生告知其癌症细胞已扩散到骨头。

星洲日报基金会于去年获悉她的情况后,议决从医药基金拨出款项,从9月份开始,每月拨出800令吉资助她半年的医疗和生活费,为期1年。

基于援助期将在本月到期,星洲日报基金会再次跟进陈亚娇的情况,发现她的情况没有改善,而且除了左手愈发肿胀至五指发僵,双脚也开始肿胀影响行走,癌细胞更已扩散至心脏,因此无法再做手术。这一次则因手术伤口严重出血,加上咳嗽导致呼吸困难,需要依靠呼吸辅助器,现送往华都牙也医院接受治疗。

为此,星洲日报基金会决定再援助她半年,从今年9月至明年4月,每月拨出500令吉,希望协助她渡过难关。

每天需吃10种药物

陈亚娇早期在文冬新村巴刹卖芽菜,所赚的钱只足够应付本身的日常开销。2020年起,她开始在怡保苏丹后拜润医院(中央医院)接受治疗,治疗的2年时间包括复诊、做手术、每次都是孤身一人进出医院。

她此前一直有做化疗,切除左乳后暂停一段时间改用抗癌药物控制,惟无效造成她每3个星期需要进行一次化疗,每次化疗费用为20令吉,搭乘德士费用每趟20令吉,来回则需40令吉。早前朋友曾协助她向福利局申请援助和获得批准,如今每月可获福利局给予的500令吉。

除了罹患乳癌,她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胆固醇,每天至少需吃约10种不同的药物以抑制病情。

她唯一的亲人的养母,养母已在20年前逝世,她是住在养母弟弟的太太,即其舅母位于文冬新村大街旁的家。

照片說明:

图一: 陈亚娇因伤口出血及呼吸困难,在华都牙也医院接受治疗。(刘剑英摄)

图二: 陈亚娇的左手因手术后遗症导致疼痛和肿胀,手指屈伸不灵活。(刘剑英摄)

刊於全國版 2023年7月31日

一念,二十年;两载,圆一梦。

尽管经历20年的风风雨雨、跌跌撞撞、希望之灯明明暗暗,星洲日报基金会要筹建一所快乐老人院的信念始终不曾退转;如今,这所以“爱”砌起的老人院──“清平乐长者之家”终于落成,也圆了团队20年来的梦想。

建设一所老人院,从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的一个起心动念开始,那就是要在马来西亚创办一所让长者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终的快乐老人院。

记者出身的萧依钊,在80年代到老人院采访时,见到里面的长者几乎是一个模样──沉默寡言、神情沉郁、目光呆滞、动作缓慢,似乎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了无生趣的等待离世的时刻到来。他们沉郁的面容,一直刻印在她脑海中。

萧依钊游说筹建

后来她探访日本、澳洲和台湾的老人院,见到的是快乐自在的长者,心里即萌生一个念头:“若因缘成熟,我一定要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马来西亚创办所快乐老人院。” 2000年,在萧依钊游说下,星洲日报领导层创立了星洲日报基金会,她成为了创会会员。在2003年的信托委员会会议上,她首次倡议筹建老人院,却被拒绝,仅纪录在案。

但这并未打消她的念头。在2007年,她再次在信托委员会会议上提议筹建老人院,并陈述建立快乐老人院的理想,这次,提议获得了会议通过,时任星洲基金会主席的拿督刘鉴铨也成功说服时任星洲媒体集团主席兼星洲基金会信托委员的丹斯里张晓卿支持这项计划。

由于希望为长者打造一个令他们能清静、平和、快乐的生活的环境,因此取名朗朗上口的“清平乐长者之家”。

克服阻挠建成主体

2009年,信托委员会把寻找土地的任务交给萧依钊,她立刻行动,四处托人找地,前后物色了大约20块土地,经过许多波折,最后才成功买下如今位于士毛月约50英亩地。

老人院的建筑物,尤其在建筑设计、建筑工程、硬体设备方面,在国内无范例可参照,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子过河。幸运的是,信托委员会十分齐心协力,尤其是现任主席陈义容本身是工程师兼屋业发展公司董事经理,对长者之家的建筑工程事必躬亲,尽心尽力。

刘鉴铨在2012年卸任星洲媒体集团董事经理及世华媒体集团高级顾问职务,而萧依钊也在2013年卸下世华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集团总编辑的职务。退休后的两人仅留任基金会信托委员,主要就是要和其他信托委员一起并肩,协力把长者之家建立起来。

“清平乐长者之家主体建筑物现在虽已完成,但只能算是千里之行,跨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路程非常漫长,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永续经营。庞大的经费,需依靠广大善心人士来一齐来护持众多的长者。”

萧依钊:感激佛光山助管理

萧依钊说,照顾长者是一项不分昼夜、吃力不讨好的艰辛工作,她非常感激佛光山慈悲为怀,不辞劳苦,愿意协助管理清平乐长者之家,尤其是佛光山新马泰印总住持觉诚法师在日理万机之际,还担任清平乐长者之家的执行委员。

刘鉴铨:对得起公众每一分钱

退休10年后,刘鉴铨终看到清平乐长者之家落成。他表示,虽然老人院的建设并没有向公众募款,但经费来自星洲日报基金会,基金会的钱也是来自公众,因此在过程中都必须确保不滥用每一分一毫,对得起公众。

他披露,由于老人院享有政府给予免税的地位,所以在20年的建设过程中面对了无数的限制和阻挠,惟在坚持对公众负责下,所进行的一切程序都是合法和符合章程的,不辜负大众的委托。

刘鉴铨也表示感谢佛光山给予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并认为以佛光山向来在社会公益上的经验和公信力,这个“家”一定能够长远的维持下去。

觉诚法师:佛光山扮义工角色

觉诚法师受访时表示,师父星云大师的意愿是,星洲日报基金会全权拥有老人院的行政和管理权,佛光山和佛光会仅扮演义工的角色,尽力协助和配合老人院的需要。

“佛光山将协助策划给老人的课程、给予人力的支援、赞助一些没有财务能力的老人。我们也希望企业可以赞助一些曾经在社会上有贡献,但没有经济能力的长者进来。” 打造“老人学校”

他说,这所老人院的概念是一所“老人学校”,住在这里的长者们有机会学习和完成在过去无法完成的梦想。

“另外一个是托老班的概念,像欧美国家的一些老人院那样,子女上班前可以早上把父母送来学习、跟其他老人为伴,下班后就把他们接回家。至于独居老人则可以入住,这里有提供完整和专业的医疗照料。”

“清平乐长者之家的概念希望巅覆对传统老人院刻板的印象,让它成为一个典范。意即这是一所老人学校,来到这里不是来等时间过,而是来这里学习,有老师来教他们舞蹈、唱歌、运动、画画等,过很有意义的群体生活。

“我们可以把这里打造为一个长者的乐园,让长者在这里重新找到生命和存在的价值,也希望给未来的老人院立下一个典范。”

觉诚法师说,清平乐长者之家贯彻了公益企业化,企业公益化的概念,这是一所有内涵素质的老人院,让入住的长者引以为荣的地方,让他们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是光辉灿烂的。

陈义容:让长者有尊严过晚年

星洲日报基金会主席陈义容受访时指出,设立老人院的初衷,是因为考虑到国内照顾老人的福利还未臻完善,加上现今社会趋向双薪家庭发展,许多年轻夫妇无法把家中长者照顾周到,因此认为有迫切的需要,设立环境设备良好的老人院给有需要的长者居住。

她说,当初由于国内没有理想的老人院可参考,星洲基金会团队必须到其他国家去考察老人院的设计。最大的挑战就是必须确保老人院的设计是舒适和对使用者友善的,与此同时也必须确保把建筑费维持到最低,毕竟基金会的每一分钱,都是来自于公众的捐款。

她指出,在漫长的20年中,冗长的申请程序、土地转换手续、确保符合每一个相关机构的要求等,对团队而言都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学习过程。

“建筑物完成后,星洲日报基金会仍然面对管理老人院的挑战。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入住这里的长者能够在一个干净和舒适的环境下,有尊严地度过晚年。

●硬体是设备,软体是爱

清平乐长者之家,是一所用善和爱打造的老人院。这里的团队期望住在这里的长者在耄耄之年,依然活得有尊严、有价值,依然可活得平静、快乐和舒坦。

耗资3800万令吉建成的清平乐长者之家,坐落在雪士毛月青翠的山脚下,它是一栋灰色的四层楼建筑,在晨雾和虫鸣鸟啼中,散发著平和安宁的气氛。

称之为家,是因为硬体是设备,软体是爱。

老人们已经为社会贡献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如今处于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而这座避风港,为需要照顾的银发族提供的不仅仅是三餐一宿,而是爱、医疗保健和尊严。

老人院对长者的关怀,展现在建筑每一处的细节之中。四层高的方形建筑,中间提供了一个庭院,平添让人舒适的绿意。

清平乐长者之家建在5英亩的土地上,总建筑面积超过1.7公顷,地面层设有可容纳130人的多功能厅、可容纳60人的自助餐厅、设备齐全的厨房、两间中医理疗室、休闲室和行政空间。

早晨和傍晚,长者们可在院子里运动、练气功或团康舞,也可光著脚丫踩在鹅卵石路上;户外健身设备也可让长者们动一动身体、伸展筋骨保持灵活;大院后面有池塘,可看到广阔绿色山坡,坐在这里养神,是如此的宁静。

可容纳298张床位

采光温暖舒适、通风系统良好的长者之家可容纳298张床位,具备电梯服务。每个房间设四张床,中间有墙壁分隔,隔间各有两张床,每张床有布帘让长者享有隐私。房内有套间浴室、内置橱柜、学习桌、自动照明灯和护士呼叫按钮。

每层楼都设有2间休闲室,且配有大屏幕电视、书籍和游戏台,还有一个公共的用餐与活动区,以及许多阅读空间让长者们看书或聊天。

照片說明:

图一:经过20年的波折,位于士毛月的清平乐长者之家终于落成了。

图二:清平乐老人之家的设立,始于萧依钊20年前的一个起心动念。

图三:刘鉴铨:清平乐长者之家的建设不滥用一分一毫,善用公众的每一分钱。

图四:觉诚法师强调,佛光山在清平乐长者之家只扮演义工的角色。

图五:觉诚法师(左至右)、刘鉴铨和萧依钊等人,来验收老人院的设备是否符合规格。

图六:2017年开始动工。

图七: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星洲基金会部份信托人巡视荒地。

图八:著名书法家夏振基为长者之家题字。

图九:著名书法家夏振基为长者之家题字。

图十:户外的绿荫小径,是长者散步的好地方。

图十一:清平乐长者之家一座4层建筑物,四周绿意盎然,有树林和湖泊,环境非常好。

图十二:长者的房间采光充足,宽敞明亮,并且设备齐全,让人住得舒服。

图十三:套间里的卫浴间非常宽敞,并且但备有一切安全和符合长者使用的设备。

图十四:清平乐长者之家户外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并且环境幽静,空气清新。

图十五:聘请

刊於全國版 2023年7月17日

(太平13日訊)雖然曾患癌症,但蔡長潤卻沒有放棄學業,並在戰勝癌症後在去年的大馬高級學校文憑考試中考獲4.0滿分佳績。

獲星洲日報基金會助籌款

這名學生因為家境只是小康,當他在2019年就讀中四患癌症後康復期間,獲得星洲日報基金會於2020年6月協助籌募款項,並每個月下放1500令吉,作為其生活費用,為期2年。

就讀太平聖喬治中學的蔡長潤,不僅沒有因為患癌症而放棄學業和理想,相反的在經過一番的努力下,考獲4.0滿分的佳績,其力求上進的精神和傑出的表現,令全校師生為之雀耀和敬佩。

他受訪時說,本身是在保閣亞三華小接受小學教育,畢業後便在聖喬治中學就讀至中六畢業。

中四時診斷患癌第3期

他表示,在2019年就讀中四時,被醫生診斷出其左大腿患有第3期癌症,讓他與家人都感到非常悲傷,慶幸的是獲得家人和校方老師及同學們的鼓勵,使其內心逐步平靜下來,並坦然的接受現實,且遵守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

“較後在同年10月間,我開始在檳城中央醫院進行治療,包括多達21次的電療和9次的化療等,在為期半年的治療期間,由於身受苦難,意志力大受影響,並曾經一度要放棄治療等。”

蔡長潤表示,慶幸的是在各方的開導下,最終於2020年5月間順利完成治療的過程,且逐漸的康復,使他有機會再繼續求學。

他指出,在疫情和行管令後,學生都在家中上網課,這項措施使他在家中有機會一邊休養一邊上網課,而沒有荒廢學業,加上期間也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使學業跟進順利,並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中考獲7A。

他說,今次在大馬高級學校文憑考試中所考取滿分成績的科目是普通試劵、國語、經濟及商科。

他坦承說,對於這次的應考,由於備考功夫做足,故有信心的考取上述佳績,並強調要讀書成功,唯有抱持自強不息的精神,須時刻不斷努力,才有好的成績出現,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他表示,將會考慮朝向經濟系發展,並感謝師生和家人的鼓勵,讓他有今日的傑出學業成績表現。

蔡長潤的父親蔡尤堡是名水喉匠,母親羅玉美是促銷員,家中有1名24歲的姐姐正在實習的大專生。

另一方面,本市熱愛教育商人張運娣,也發予2000令吉獎勵金予考獲佳績的蔡長潤。

照片說明:

图一:張運娣(右二)在該校董事長劉天送(左)及董事拉薩多來(右)陪同下,移交2000令吉予蔡長潤。(黃順光攝)

刊於全國版 2023年7月2日

(文冬1日讯)玻璃口新村84岁老妇黄彩琼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20多年,万般不舍之下把儿子送往安老院。

星洲基金会捐2000减轻负担

黄彩琼默默照顾患病儿子的新闻于5月间见报后,获得星洲日报基金会给予一次性2000令吉救济援助金,减轻她的生活负担,也让她可以安心把儿子张仕贵(50岁)交由安老院照顾。

今日上午9时许,在社工庄培华的协助下,获得吉隆坡圣约翰救护车义务把张仕贵送往文冬安乐花园信义之家安老院。

在出发前,黄彩琼如平日般亲自为儿子准备了早餐,一口接一口的喂食,不过今天却是她最后一天照顾儿子,她的心情显得沉重,但是也不得不放手。

“我的身体越来越弱,最近又时常头晕,不然的话,我实在不舍得把儿子送到安老院。”

当救护车的2名医护人员把张仕贵抬上车前,她向儿子挥挥手,叮咛他要乖乖听话,不要吵闹,在安老院会认识很多朋友。母爱之情表露无遗。

她也非常感谢庄培华的协助,安排儿子入住安乐花园的安老院,路程不会太远,她与女儿可以经常前往探望他。

黄彩琼照顾儿子20多年

黄彩琼的丈夫在2003年去世,育有1男2女,她所疼爱的唯一儿子张仕贵在23岁时患病后便在家里休养,可是25岁患了淋巴癌,经过治疗后病情已受到控制,不过不能行走,长年躺在睡椅上,无法自理,由母亲一手照顾至今,除了喂食三餐,也为他梳洗。

张慧卿:感激星洲日报基金会援助

黄彩琼的长女张慧卿说,安乐花园安老院每月收费900令吉,家属必须自备成人尿片,感激星洲日报基金会的援助。

庄培华:助申请福利金

另外,庄培华表示,吉隆坡圣约翰救护车委员会的主席阿兹哈曾经担任文冬医院的医生和院长,他全力给予协助,安排救护车免费载送张仕贵到安老院。

无论如何,黄彩琼也捐献200令吉给吉隆坡圣约翰救护车基金会,表达一份心意。 也是文冬雀友俱乐部秘书的庄培华表示,她已协助黄彩琼申请福利援助金,以期减轻生活负担。

该部也赞助30份爱心餐和红包给安乐花园安老院,以及23份爱心餐给文冬老人院。玻璃口舞蹈班成员呈献舞蹈,载歌载舞,让长者们感到开心不已。

照片說明:

图一:黄彩琼(右)依依不舍与儿子黄仕贵分离,叮咛他要乖巧听话。(李佩珍摄)

图二:张仕贵瘫痪20多年,不能自理,处境让人同情。(李佩珍摄)

图三:黄彩琼(右二)捐献200令吉给吉隆坡圣约翰救护车基金会,在庄培华(左二)见证下,移交捐款给救护人员。(李佩珍摄)

刊於全國版 2023年6月23日

(吉隆坡22日讯)为了让贫困学生家庭也能像一般华人家庭那样欢庆传统佳节,星洲日报基金会送粽子和干粮给雪隆一带的贫困学生家庭,希望他们在粽子飘香的端午节感受到“人间有情”。

星洲日报基金会同仁最近几天马不停蹄的到雪隆的大城小镇和偏乡送粽子和乾粮上门给这些家庭 。

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说:“十多年前当单亲妈妈向我们申诉粽子价格高涨, 她们买不起粽子给孩子吃后,星洲日报基金会即开始主办‘百家粽.爱心送’粽子义卖会及‘情在人间助学计划受助学生和家长端午节联欢会’。”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被迫停办了三年。目前疫情虽然缓和,但仍然有感染的风险,所以,我们决定暂不办联欢会,改以送粽子上门。”

收到粽子和干粮的数十个家庭分布在峇冬加里、新古毛、吉粦、瓜雪、巴生、甲洞、双溪毛糯、沙叻秀、南湖镇及敦拉萨镇等地。”

尽管星洲日报基金会“情在人间”助学计划下的受惠学生偏布全马各地,但碍于人手和地理距离,星洲日报基金会这次无法赠送粽子给其他州的受助学生家庭。

另一方面,星洲日报基金会也应使命宣教关怀中心的请求,捐赠咸肉粽、碱水粽、白米和美禄饮料给24个单亲家庭。

照片說明:

图一:萧依钊(右三)到瓜雪县巴西不南邦渔村送粽子和乾粮,并和部份受助学生家长聚餐,左起为潘崇合、张连勇、张美云、张美燕、陈雪娇、林国湫、詹树梅。(陈莉莉摄)

图二:单亲爸爸陈国樑对星洲基金会送粽子的温暖行动非常感动。(陈莉莉摄)

图三:单亲妈妈叶宝玉感谢星洲日报基金会大老远从吉隆坡送粽子和乾粮到古粦给她。(陈莉莉摄)

刊於全國版 2023年5月18日

(新山18日讯)星洲日报频频被不法之徒利用为冒名设立网页来制作假网络新闻,以“赠书”为名疑似设下骗局,前媒体人兼作家罗佩琪(Peggy Loh)于近期也同时成为另一受害者,其原在2017年的新书签名会照片遭篡改后,被利用来“推销赠书”。

罗佩琪于今早向星洲日报举报此事时指出,她是于昨晚接获朋友询问才得知,其一张照片被人用作“推销”“赠书”,并且在脸书广为流传。尽管朋友们知道她不谙中文,但仍询问她是否真有著作中文新书。

她对此感到惊讶,于是根据朋友提供的讯息查看有关“网络新闻”,发现其在2017年出版《My Johor Stories(我的柔佛故事)》这本著作成为MPH书局畅销书时举行的签书会照片,被人篡改,将一张她和MPH书局员工合照时拿着她的著作的图,偷龙转凤换成有关“赠书”的图。

她表示,有关行为很糟糕,是欺诈行为,但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即便想报案或找律师起诉也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起诉哪一方。

她说,为了澄清事件,她决定在自己的部落格写出一则文进行澄清,由于她不会书写中文,因此也希望星洲日报用中文通过网络新闻和纸版新闻,协助她澄清这件事。

除此之外,她表示,她的朋友也已向Meta举报有关假网络新闻;她呼吁民众不要相信有关假网络新闻内容。

另外,许多读者也通过私讯及致电告知假网页一事,星洲网感谢读者回馈同时,也希望大家共同举报假网页。

以下都是假冒星洲的网址: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xiMQvoaLc3MspwmoTwsGDyCnRURnhNgRH23s4kU1UCxioLz8haxoVZdEYrbz7r1Ml&id=100092507259204&mibextid=qC1gEa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859025313&mibextid=LQQJ4d

照片說明:

星洲日报读者请注意,本报各社区报没有举办这类“赠书”活动。有关假网络新闻不但利用星洲日报的名义,也篡改和利用他人的照片,除了罗佩琪的照片,一张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在北马首家大众书局熄灯前所被拍到的新闻照也被盗用。

刊於暖勢力 2023年5月18日

(吉隆坡17日讯)“命运起点”福利协会创办人史蒂芬牧师虽然罹患肾衰竭,但他仍然咬紧牙根奋力经营着8个福利中心,照顾着百多名失依老人和孤儿。他的博爱和刻苦精神感动了不少知情者,其中一位被他感召的是凯域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员纪日辉。

纪日辉昨天在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兼祝福文化基金会主席萧依钊的见证之下,捐赠了一辆客货车给“命运起点”福利协会, 史蒂芬牧师代表该协会接领。 纪日辉在“命运起点”属下一家老人院举行的捐赠仪式上,额外捐献了5000令吉予“命运起点”。

一向低调行善的纪日辉在仪式上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我只是能帮就帮,尽一分绵力而已。”

纪日辉:能帮就帮尽一分绵力

此外,萧依钊也代表祝福文化基金会捐赠了7箱食物和清洁用品给这家老人院。

史蒂芬牧师是在2005年创办“命运起点”福利协会,并在巴生市郊设立了第一家孤儿院,主要是收容印度裔孩子,后来投靠他的孤儿、老人越来越多,他在巴生开设了一个又一个中心,如今已经增至8个,包括一个爱滋病带原者收容所。

由于他自己曾是街头流浪儿,被一位好心的牧师收养和栽培,才成就了今天的他,所以他如遇到夜宿街头的人,不论是老人或少年儿童,都会把他们带回中心,就这样把两个爱滋病人也带了回来。

基于种种考量,他决定另外租一栋房子收留他们,至今这个中心已收容了53名爱滋病带原者。

不断面对资源匮乏窘境

“命运起点”虽然是一个基督教慈善组织,但由于它从不属于任何一个教会,因此旗下的8个福利中心常常面对资源匮乏的窘境,光是8个中心的屋租就已是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尽管这些中心都设在较偏僻的地区,屋租没有市中心那么高昂,但累积起来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屋漏偏逢连夜雨,史蒂芬牧师本身因长期过于操劳而落下了肾衰竭病,需要长期洗肾。

星洲日报基金会、祝福文化基金会、甲洞宣恩堂的王福牧师、纪日辉等不忍心让这位大善人孤立无授,皆不时会捐助他。

星洲日报基金会早在2017年就捐赠了一辆客货车和轮椅给“命运起点”,但史蒂芬牧师于去年向萧依钊求助,他说,随着需要去医院看病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中心极需增添一辆客货车,希望她能协助寻找慈善机构或善心人捐献。纪日辉知悉情况后,即慷慨应承捐献客货车。



照片說明:

图一:凯域集团首席执行员纪日辉(中)捐赠移交客货车和支票给史蒂芬牧师(右) ,由星洲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见证。(祝福文化提供)

图二:史蒂芬牧师租巴生郊区的一栋洋房充作老人院。(萧依钊摄)

图三:祝福文化基金会捐赠食物给老人院,由老人院义工阿伦(左)接领。(萧依钊摄)

图四:6年前,萧依钊(左)代表星洲基金会移交一辆客货车和轮椅给史蒂芬牧师。(星洲日报档案照)

刊於2023年全國版求真

(八打灵再也17日讯)有心人士再度利用星洲日报基金会的名义来进行免费赠书计划!促请读者提高警惕,避免受骗。

星洲日报基金会执行长刘昆升也向本报记者澄清,说明此专页为冒名帐号,该专页与本报没有任何关系,本报与星洲基金会也没有举办赠送上述书籍的活动。

他说,星洲日报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为“yayasansinchew”,网址是https://yayasansinchew.org.my/page/home ,读者受促以此网页的资讯为准。

该冒名脸书专页宣称“2023大马即将强势走上复苏轨道经济增长,赠送投资理财类书籍500本给大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更在通讯链接中打出“每人领取一本(免邮寄费)”字眼。

该帖文的置顶留言也宣称“免费领取请联系管理员,点击下方WhatsApp链接留言即可”,会把点击者导向一个WhatsApp电话号码进行通讯,若根据对方引导的指示,很有可能面临个人资料泄露,甚至遭遇诈骗的情况。

刘昆升指出,先前也有类似的赠书广告,他们也尝试举报了这些冒名的脸书专页,但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只能促请读者切勿留下个人信息,以免有心人士盗用来进行非法交易。

照片說明:星洲日报基金会已澄清,说明没有赠送任何书籍,促请读者切勿受骗。(取自星洲日报冒名帐号)

刊於暖勢力 2023年3月11日

(吉隆坡10日讯)连日大雨导致南马区洪水泛滥,数万灾黎流离失所,更蒙受难以估计的损失。但即便洪水无情,人间依然有爱,BE International作为肩负社会责任及有担当的企业领袖,义不容辞为受影响的灾民们提供援助。

BE International企业有限公司与其独立经销商领袖在知悉灾情之后,贯彻“圆融心灵、触动生命、创造永恒”的企业信念,立即展开行动,捐助星洲日报基金会、佛光山及佛光会联合发动的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赈灾行动,为灾民提供实际支持。

星洲日报基金会执行长刘崐昇从BE International公司总裁办公室主管胡蕙茵以及企业营运部门主管王家民手上接过公司捐出10万令吉模拟支票;另从领袖代表刘添运、温罄昀以及杨丽慧三位皇家皇冠委员大使手上,接过由公司独立经销商领袖们合资捐出的5万令吉模拟支票。

BE International企业有限公司与其经销商领袖们多年来热心公益,曾多次捐助社会弱势群体以及被天灾影响的家庭,其中包括在2019至2022年期间一共七次捐助星洲基金会,以供不同的公益用途、与世界宣明会合作助养柬埔寨、印尼、越南和缅甸等200名儿童长达6年、资助沙巴多个地区的社区发展等等。

该公司曾在2019年以及2022年夺下大马保健品牌奖其中多个奖项,除了保健产品备受肯定之外,其中更包括了大马保健品牌奖项类别中的社会责任特别贡献奖。此外,公司也获得了亚洲责任企业奖、3G最佳社会责任奖等。

照片說明:星洲基金会执行长刘崐昇(中)从BE International公司总裁办公室主管胡蕙茵(左二)及企业营运部门主管王家民(左一)接过捐款10万令吉模拟支票;另从皇家皇冠委员大使兼领袖代表刘添运(右三)、温罄昀(右二)及杨丽慧(右一)手上,接过由公司独立经销商领袖们合资捐出的5万令吉模拟支票。

刊於全國版

(吉隆坡8日讯)社交媒体出现冒用星洲日报及星洲基金会名义送出冷眼书籍《千山我独行》的骗局,读者受促提高警惕!

一个以“星洲日报”为名字的脸书专页,其实际帐号名字其实为“@papersmy”。 星洲日报声明,该专页与本报没有任何关系,本报与星洲基金会也没有举办赠送上述书籍的活动。

星洲日报的脸书专页帐号为“@SinChewDaily”,读者受促以此专页的资讯为准。

该假脸书专页宣称“2023大马即将强势走上复苏轨道经济增长,赠送投资理财类书籍500本给大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更在通讯连接中打出“每人领取一本(免邮寄费)”字眼。

该帖文的置顶留言也宣称“免费领取请联系管理员,点击下方WhatsApp链接留言即可”,会把点击者导向一个WhatsApp电话号码进行通讯,若根据对方引导的指示,很有可能面临个人资料泄露,甚至遭遇诈骗的情况。

照片說明:社交媒体出现冒用星洲日报的假账号赠书,读者务必提高警惕。(脸书截图)

刊於全國版2023年3月10日

(新山9日讯)无畏风雨,给人希望,传递温暖。 国际佛光会南马协会利民达、昔加末及拉美士分会总动员百人,联同星洲日报基金会携手合力支援三合港及昔加末各区受水灾影响的居民。

在佛光山新马寺住持,也是南马协会辅导法师如彬法师的指导下,佛光人联合当地议员及民间团体投入救灾及送暖行动,包括云峰宫、武吉哈逢及昔加末马华义工等。

利民达分会在会长谢成刚的发动及招募下,发出的物资计有420包的干粮送往昔华小学、拉美士及大港的灾民;153张床褥送往昔华小学和武吉哈逢;100条被单送往昔华小学及甘榜爪哇等。

该分会也烹煮1000份早午餐便当给受灾者、南马协会义工及慈济义工。

此外,星洲日报基金会与南马佛光人排除万难,从峇株巴辖送往三合港的救援物资,计有:被单500条、饼干100包、毛巾500条、矿泉水100箱等,由拉美士分会督导张毓顺代表送往拉美士区国会议员彭学良团队的救济中心,为三合港灾民送上关怀与慰问。

南马佛光人

后日提供峇灾民社区服务

另一方面,继昔加末县灾后清洗家园的服务后,南马佛光人将于3月12日协助峇株巴辖县及三合港区的灾民,提供灾后社区服务。

该会欢迎有心人联系佛光山新马寺,加入灾后社区服务团队。

此外,在新马寺住持如彬法师引领下,救援单位星洲日报基金会、佛光会峇株巴辖分会已在峇株巴辖县展开一系列物资送暖行动,为灾民献上关怀。

截至3月8日,峇株巴辖分会已捐赠350张床褥、392条棉被,4箱500毫升的矿泉水,以及100箱1.5l的矿泉水。受惠疏散中心,包括中江小学、新华小学、华南小学、拿督斯里翁嘉化国中、峇株国小及宗教小学等。

峇株巴辖分会也与各区州议员及国会议员取得联系及合作,全力支援全县受影响的灾民。

其中一名参与救灾的佛光青年辜楷纶表示,佛光青年虽没有丰厚财力或进入灾区救援的能力,仍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助灾民。

照片說明:

圖一:佛光救援物资送往三合港救济中心。(国际佛光会南马协会提供)

圖二:谢成刚(中)代表将物资赠予马华志工。(国际佛光会南马协会提供)

圖三:谢成刚(第二排右一)带领佛光人送物资到昔加末国小疏散中心。(国际佛光会南马协会提供)

圖四:利民达居民总动员于云峰宫准备便当送往灾区。(国际佛光会南马协会提供)

圖五:峇株巴辖分会及麻坡分会合力捐赠233床褥送到永平灾区,由永平州议员林添顺(右三)代表接收。(新马寺峇株分会提供)

圖六:佛光青年峇株巴辖分会赈灾团队,送物资到拿督斯里翁嘉化国中疏散中心。(新马寺峇株分会提供)

圖七:峇株巴辖分会代表佛光山新马寺送物资到四加亭国会议员服务中心,由帆加兰州议员颜碧贞(右三)代表接收。(新马寺峇株分会提供)

刊於全國版2023年3月6日

(新山5日讯)由佛光山、佛光会和星洲日报基金会联合展开的柔佛水灾救援行动,今天除了持续运送物资到灾区,义工们同心协力为灾民清理家园,期盼灾民重新振作,开始新生活。

佛光山新马寺住持如彬法师受询时表示,约50位佛光义工及青年今天主要集中在三合港灾区,一起为灾民包括年长或独居者清扫淤泥、洗刷器具、搬走废弃物等。

“这里一片狼藉,灾民的家被淤泥淹没,垃圾也堆积如山,义工自备了清理用具,帮助居民进行灾后的清理工作,以及清除无法再使用的家具。”

如彬法师说,灾区内有许多遭洪水侵袭而损坏的财物,部份安置在临时疏散中心的灾民,今天将陆续返回家园。

“这里的天气仍不稳定,出现过短暂阳光,不久又下起雨,令人担心水位是否再高涨问题。”

“希望大家有系统性进行的清理工作,能带给身心俱疲的灾民丝丝暖意,大家共同发挥守望相助精神。”

此外,如彬法师指出,今天运送物资的地点,分别为峇株巴辖增江和永平,以及昔加末三合港。当中由3辆罗里运送的物资,包含1000份个人沐浴用品、超过1000份的棉被、枕头和被单,以及逾千份的日常物品。



照片說明:

圖一:如彬法师(右三)与南马协会会长林培传(右二)及督导长周振文(左一),一同将救援物资送到三合港的临时疏散中心。(佛光山提供)

圖二:灾后的清理是重要工作,需发挥守望相助精神。(佛光山提供)

圖三:灾区的垃圾堆积,一片狼藉。(佛光山提供)

圖四:大家齐心合力清扫污泥。(佛光山提供)

圖五:义工把家具搬离,以便进行清理。(佛光山提供)

刊於全國版2023年3月5日

(新山4日讯)截至今天下午约3时,昔加末三合港及居銮新邦令金一带地区的雨势持续不停,由佛光山、佛光会和星洲日报基金会联合进行的救援行动,却一路使用大卡车始突破淹水区,只为把物资及时送到灾黎手中。

此外,根据义工今早提供的资料,利民达通往武吉哈逢(Bukit Kepong),以及武吉哈逢通往甘榜岭嘉(Kg. Lenga)路段的水灾严重。

义工担忧水患若未见好转或积水一旦退散,大面积的水流恐使华人新村的灾情加剧。 佛光山新马寺住持如彬法师受询时指出,水灾情况确实令物资派送行动及义工倍感压力,

永平州议员林添顺也建议今天暂时不要前往三合港。

“今天我们使用大卡车,顺利把物资例如床褥、枕头、棉被和食物袋等送至三合港。”

如彬法师说,由于雨还在下,救援队伍会视今晚的情景再决定接下来的行动。

她也说,雨天天气寒冷,灾黎极需卸寒物品保暖,义工特准备床垫、被单、枕头、毛巾、矿泉水及食物袋等物资,分送往各个灾区。

另一方面,今天下午4时30分,新马寺举行了线上直播的“佛光山2023年禅净共修暨赞颂星云大师献灯祈福法会”,如彬法师率领了近300名南马区佛光人,也于法会上为柔州受影响的各县灾民祈福。

照片說明:

圖一:义工加速包装食物袋,争取时间把物资送到灾区。(佛光山提供)

圖二: 祈福法会由如彬法师带领。(佛光山提供)

圖三:义工合作把床垫等物资搬上卡车。(佛光山提供)

圖四:近300名南马区佛光人,为柔州受影响的各县灾民祈福。(佛光山提供)

刊於暖勢力 2023年3月3日

(新山2日讯)柔佛州多个县日前在无预警情况下突发大水灾,让许多村民措手不及!佛光山的东禅寺与新马寺决定齐力结合社区的力量,筹集物资派送至灾区,星洲日报基金会也贡献绵力,一同给柔佛州的水灾灾黎送暖。

筹“人间有爱”干粮防水包

佛光山新马印泰教区总住持觉诚法师,亲自确认从东禅寺发出的物资安排,身在柔佛州灾区责接领物资的佛光山新马寺住持如彬法师,则是自昨日开始,带领义工们克服道路险峻等阻力,深入灾区分派物资。

此外,佛光山也结合灾区当地的佛光人及佛教组织,联合为灾黎烹煮和分派熟食。 与此同时,佛光山与星洲日报基金会合力筹集的“人间有爱”干粮防水包,也陆续送到灾黎手上,望能缓解灾黎们的燃眉之急。

永平佛教会煮300份熟食

尽管面对道路状况不稳定,以及高水位等阻力,一众佛光义工排除万难,将物资分批两路,从中南马和北马(怡保),陆续一路向南,送往南马柔佛州的拉美士、东甲、三合港等灾区。

如彬法师向星洲日报指出,今日分三阶段派发物资至三合港灾区,首先阶段是由峇株巴辖青年分团将干粮送入灾区;第二阶段,是峇株巴辖佛光会南马协会成员将折好的540条毛毯,送入灾区;第三阶段,是将永平佛教会烹煮的300份熟食,送入灾区。

3卡车竭力将物资送抵

她指出,灾区的距离很近但路途却很危险,不过,3辆运送物资的卡车,将会竭尽全力将物资送达。

“除了上述所提组织,尚有其他当地组织,也有协助佛光山筹备、运资,虽无法一一尽述,但他们都在持续为社区献力。”

招募义工助清理家园

这几天,如彬法师带领着多位法师及义工们深入灾区,除了派发物资,也需要人力为灾黎,尤其是孤苦贫老灾黎,清理家园。

因此,佛光山新马寺发动“守护柔州灾后社区服务”活动,正在招募社区义工,共同为灾黎清理家园。

有意参与者,可洽新马寺(07-550 4433)。

照片說明:

圖一:妙森法师(第二排左者)随义工车队进入三合港灾区,安排分配物资事宜。(佛光山提供)

圖二:义工们将第二阶段送出的毛毯搬上车,准备出发。(佛光山提供)

圖三:物资防水包里装有矿泉水、饮料、杯面、饼干等。(佛光山提供)

圖四:义工车队必须涉水进入灾区。(佛光山提供)

圖五:佛光人与永平佛教会成员,准备熟食让义工队送入三合港灾区。(佛光山提供)

圖六:第一阶段物资终于在义工车队度过重重困难后,送入三合港灾区。(佛光山提供)

圖七:如彬法师(右)在永平地区,张罗运送、准备物资事宜。(佛光山提供)

圖八:佛光山新马寺发动“守护柔州灾后社区服务”,招募社区义工,共同为灾黎清理家园。

圖九:物资防水包里装满社区对灾民的关心,待发放至灾区。

圖十:觉诚法师亲自确认从东禅寺发出的物资安排。(佛光山提供)

圖十一:一卡车的物资从吉隆坡南下送暖。(佛光山提供)

刊於全國版 2023年3月3日

(新山2日讯)“洪水无情.人间有情!”星洲日报基金会、佛光山、佛光会联合发动赈灾行动。

柔佛州在两天前爆发大水灾,连很少遭遇水患的华人新村也被洪水浸淹,佛光山的众法师、佛光民防部队及义工们,已经在第一时间驰授灾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吁请善心人士捐献赈灾物资和善款。

觉诚:义不容辞展开救援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副秘书长(东南亚区)觉诚法师说,由于地球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天气剧变,导致世界各地天灾频频发生。

他指出,去年底巴基斯坦发生大水灾,上个月土耳其发生大地震,在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总会长心保和尚指示下,马来西亚佛光联合会立即展开救援行动,迅速运送数以千吨的赈灾物资到灾区。

他说: “现在水灾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 ,佛光人更加义不容辞的展开救援行动。我们是秉持‘不忍众生苦’的精神,跨越宗教和族群藩篱的帮助灾民。

觉诚法师说:“佛光山、佛光会与星洲基金会在慈善公益活动上合作多年,捐助了数以百万计的灾民,这次赈灾活动也是合作无间。”

萧依钊:料灾民需更多物资

此外,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说,佛光山、佛光会的僧信一直在实践星云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真义,在人间行菩萨道,扶贫救灾不遗余力。她感谢佛光山、佛光会,愿意邀请星洲基金会成为合作伙伴。

她说: “这次南马洪水来得令人措手不及。我在救灾whatsapp群组里,看到一拨一拨佛光人在觉诚法师号召下,日夜兼程,迎着暴风雨,不顾车子撞进坑洞或水沟的危险, 驰援灾区,我心里非常感动。

“当在灾区前线当指挥的如彬法师在群组报告说,灾民需要面包,觉诚法师马上发动东禅寺的义工在商店关门前买光了方圆五公里的商店的面包,并在第二天一早,连同其它救济品装满了前赴灾区的第二辆大卡车。法师悲天悯人的精神感动了群组的很多人。”

萧依钊说:“据气象局预测大雨会继续下,我们预料灾民需要更多的物资和捐助,所以我们就决定发动‘洪水无情.人间有情’赈灾行动。”

救济品请直接送新马寺

目前灾民需要的物资,包括床垫、棉被、毛巾、新衣服、快熟面和即食料理、面包、500毫升装矿泉水、饼乾等。

若民众欲捐献的救济品,可直接送到新山的新马寺(询问电话:07-550 4433)。 欲捐款者,善款请汇到星洲日报基金会账户,有关细节,请参阅《星洲日报》的捐款广告或星洲日报基金会网站的捐款表格。

有意捐錢者,請匯款至星洲基金會帳戶:

1. 登錄星洲日報基金會網站(https://yayasansinchew.org.my)使用信用卡捐款

2. 可透過銀行轉賬(Bank Transfer),把捐款存入銀行戶口:PUBLIC BANK 戶口名稱:YAYASAN SIN CHEW 戶口號碼:3161-42-1224 匯款或轉賬後,請將收據和捐款表格傳至 Whatsapp: 011-5683 8524 Fax: 03-79658551 Email: yayasan@sinchew.com.my

3. 郵寄支票/匯票,請注明: YAYASAN SIN CHEW 聯同表格郵寄到:78, Jln Profesor Diraja Ungku Aziz, Seksyen 13, 462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Malaysia.

詢問電話:03-7965 8589 / 8675

刊於暖勢力 2023年3月1日

由星洲日報基金會和佛光山、佛光會聯合進行的救援行動,是由佛光山新馬寺主持如彬法師及南馬協會會長林培傳擔任總指揮,民防救護隊長是慧護法師;新馬寺南馬協會及東禪寺負責後援物資;參與救援的隊伍是佛光民防部隊及佛光義工。

救援行動包括關懷行動、支援糧食及提供生活用品等,同時也出動救援大卡車調動各地物資救援。

星洲日報基金會及柔州行政議員林添順是這項救援機制的支持單位。

如彬法師受訪時指出,當獲悉柔州多個地區紛紛傳出災情後,救援機制就馬上被啟動,各區佛光義工也紛紛投入救援行動,到居鑾、峇株巴轄、拉美士、三合港、甘拔士等地施援。

她透露自己正趕往三合港視察情況,同時將在明天將展開系列行動,希望能儘快協助受災戶。

她補充,佛光山新馬寺在有地區傳出災情時,都會啟動救援機制,給予災民援助;而該寺自今早起已接獲眾多救援要求。

此外,居鑾佛光人購買物資和草送到救災中心,居鑾峇株佛光人則把200條被單到中華三小及平民華小救災中心。

照片說明:

圖一:居鑾及峇株巴轄的佛光人到救災中心分發200條被單。(佛光山提供)

圖二:佛光義工慰問被安頓在臨時救災中心的受災戶。(佛光山提供)

圖三:佛光山新馬寺展開第一波救援,為受災戶準備食便當及食物袋。(佛光山提供)

圖四:佛光義工將食物袋送到受災戶手中。(佛光山提供)

刊於全國版 2023年2月21日

(吉隆坡20日訊)隨著第一批物資已送往土耳其,馬來西亞佛光山佛光會及星洲日報基金會再次進行第二波的救援工作,準備了總計5000公斤的物資,將在近日內送往吉隆坡國際機場,由土耳其駐馬大使館安排轉機送抵地震災區。

這批物資包括4000件禦寒的棉被、1000公斤的奶粉、250張行軍床和300張的睡袋,它們是由佛光山的義工和佛光民防隊用了將近12個小時來進行分類與包裝。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東南亞副秘書長覺誠法師說,土耳其的大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一時間給予關懷,而在總會長心保和尚指示下,秘書長覺培法師、慈悲基金會依來法師與星洲基金會商討後,跟土耳其駐馬大使館取得聯繫,並已在上週以最快的速度送上第一批物資。

覺誠法師說:“我們秉持著人溺己溺、不忍眾生苦的精神,立即採取救災行動。

“佛光山佛光會與星洲基金會合作多年,在救災工作上彼此都很有默契,平時也都準備了4個大貨櫃的物資及糧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發生災難,隨時隨地都能跟佛光民防隊一起出發救災。”

覺誠法師說:“由於佛光山佛光會向來都不對外募款,物資直接來自社會人士,加上我們向來都在做慈善,所以一些廠商都會主動把物資捐到東禪寺。”法師對於社會人士對佛光山跟星洲基金會的信任表示感激。

照片說明:

圖一:馬來西亞佛光山佛光會與星洲日報基金會為土耳其地震災區進行第二波的救援工作,送出5000公斤的物資。(佛光山提供)

圖二:救災物資包括禦寒棉被、奶粉、軍行床和睡袋,由佛光山義工和佛光民防隊用了將近12小時進行分配與包裝。(佛光山提供)

圖三:第二批物資將在近日內送到吉隆坡國際機場,並由土耳其駐馬大使館安排轉機送抵地震災區。(佛光山提供)

圖四:土耳其發生大地震超過2周,救援行動仍在持續,佛光山佛光會和星洲基金會也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佛光山提供)

圖五:佛光山佛光會長期準備備用物資,一旦國內或國外發生災難,隨時與佛光民防隊一起出發救災。(佛光山提供)

刊於全國版 2023年2月12日

(吉隆坡11日讯)土耳其大地震造成数千人命伤亡,国内一片困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以及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联合协皆同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基金会,第一时间内送上了第一批物资,以表深切的关心。

第一批物资塞满了约20呎的货柜,包括行军床100张、帐篷100个、200条毛毯,总重量达1770公斤,总值超过7万令吉。5这批物资今天晚上将通过马来西亚土耳其航空公司班机直接送往土耳其。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总会长心保和尚表示,世界总会遵照创会会长星云大师的慈心悲愿,在第一时间送暖到土耳其。

他说,虽然现在佛光山正在忙碌筹备大师赞颂追思,但是仍然不忘大师平日教诲,救苦救难,把爱心送到遥远的土耳其,为灾民送上一份温暖,期盼他们一切安好。

佛光会将有后续第二、第三批的物资送往灾区,这些救济品包括奶粉和帐篷,希望这些物资能顺利地送到村民的手中,解燃眉之急。

土耳其驻马大使馆对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及星洲基金会的及时雨深表感激。

照片說明:佛光山和佛光会连同星洲日报基金会第一时间准备救灾品,送给遭受严重地震的土耳其。

刊於全國版 2023年2月11日

(八打灵10日讯)“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创造与赚取利润的同时,我们从不会遗忘另一角落的弱势群体,只有真诚地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可。”

以上是撼世咨询与信托有限公司董事兼信托专员莫哈末阿克巴受访时,如此表示。

阿克巴:业绩没受影响回馈社会

莫哈末阿克巴表示,在这2年,全球受到冠病疫情的冲击而一直处于经济低迷。但该公司受到上苍庇佑,生意业绩并没有受到影响,企业发展反而节节上升。因此,他认为要将这份祝福回馈社会,帮助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

他说,该公司一直活跃参与公益事业,今年总共捐献30万令吉回馈社会,分别向星洲日报基金会、星报基金会及南洋报业基金会各捐出10万令吉。从2021年至今共累计捐款约70万令吉,受益团体不计其数。

莫哈末阿克巴日前到星洲日报总社移交10万令吉捐款支票给星洲日报基金会执行长刘崑昇;陪同出席者还有其会计执行员林慈佩。

刘崑昇:充医疗生活援助用途 刘崑昇说,上述10万令吉将作为星洲日报基金会的医疗生活援助用途,包括提供患者每月医疗费及生活费补贴,也会资助患者在政府医院进行手术的费用。

他感谢撼世咨询与信托有限公司对星洲日报基金会的信任及信心,第二度捐出了这笔款项,认同并热心支持基金会所推动的慈善事业。

撼世咨询与信托有限公司总部设立于纳闽,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协助超过1000家国内外企业进行跨境业务扩张、并购、上市和债券发行,主要客户来自各领域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及私营公司,如银行业、保险业、船运、航空、石油与天然气及基金会等。

照片說明:莫哈末阿克巴(左)移交10万令吉捐款支票给刘崐昇,右者是林慈佩(右)。

刊於暖勢力 2023年2月8日

(八打灵再也7日讯)爱心传递真善美,红包献爱心助人,善心好苗子有传承。

在教师倡导下,坤成幼儿园逾500小朋友本着乐善好施的精神,热烈响应“红包献爱心”活动,共筹获2万2000令吉。

2.2万捐星洲基金盲人协会

为了延续爱心的传递,坤成幼儿园小朋友在教师带领下,将1万4000令吉红包善款,作为星洲日报基金会的慈善用途,由坤成幼儿园教务主任谭秀珍转交,星洲日报基金会执行长刘昆昇接领。

与此同时,坤成幼儿园也捐助8000令吉给马来西亚盲人协会,协助更多遭受病苦的特殊人士。

谭秀珍:15年共筹款12.5万

谭秀珍表示,红包献爱心捐款活动已经持续多年,其目的旨在启发小朋友的善良本性,从小培养行善的苗子,帮助有需要的人士,同时学习规划自己的财务。

她指出,坤成幼儿园创立百年有余,秉持着启蒙的教育理念,从小开始培养孩童的善心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自2008年,坤成幼儿园捐红包做慈善活动已经迈入第15个年头,一直获得家长的配合与热烈支持,多年来筹得捐款数目达12万5431令吉。

谭秀珍表示,此举也符合坤成幼儿园教育精神,小朋友捐献的红包,其中来自父母、爷爷奶奶,他们希望用这份祝福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并因此得到快乐。

坤成幼儿园历年捐红包给星洲基金会

年份 捐款数目(令吉)

2023___RM14,000

2022___RM 7,700

2020___RM 7,038

2019___RM11,765

2018___RM10,777

2017___RM8,960

2016___RM 8,008

2015___RM 8,888

2014 ___RM 6,120

2013___RM10,338

2012___RM 5,008

2011___RM10,188

2010___RM 5,330

2008___RM11,311

总计___RM125,431

照片說明:在幼儿园小朋友的见证下,谭秀珍(后排左二起)移交1万4000令吉模拟支票给刘昆昇。后排左起为教师郑悦音;后排右起为教师林秋凤。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 全国版2023年1月16日

(八打灵再也15日讯)为推动我国的儿童安宁疗护发展,星洲日报基金会捐助60万令吉予大马儿童安宁疗护协会(MAPPAC),作为两所分别位于吉隆坡和巴生的儿童安宁疗护中心的运作资金。

李志展:在马属起步阶段

该会主席兼吉隆坡中央医院儿科及儿童安宁疗护专科顾问李志展医生表示,我国的安宁疗护中心发展仍属于刚起步阶段,因此有许多病患家属往往都求助无门,特别是儿童安宁疗护更是缺乏这方面的资源与管道。

为此他与几位同僚和志工成立我国的儿童安宁疗护协会,以帮助更多束手无策的父母,为他们提供医疗或照护的援助。

隆安宁疗护中心料4月启用

他表示,位于吉隆坡古晋路的儿童安宁疗护中心预计将在4月正式启用,也是我国首家儿童安宁疗护中心,届时将可为隆雪一带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租借医疗用具或咨询服务,希望能减轻小病患照顾者的负担。

他说:“要在我国推动儿童安宁疗护中心十分困难,因为有的民众甚至没意识到小孩也有安宁疗护的必要,因此唯有通过本身与其他同僚的努力到处给予讲座,让公众认识这项课题以及其重要性。”

欢迎捐助或当义工

除了民众对安宁疗护的普遍意识不高以外,李志展指出,资金与人手也是当中的一大阻碍。

“我们需要固定的护士或义工值班,但这方面严重缺乏人手,我们欢迎行动自如的退休人士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为义工。此外,儿童安宁疗护中心每月约需3万令吉的经费来运作,因此也希望社会大众能捐助我们,让疗护中心能正常运作。”

萧依钊:安宁疗护路漫长

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表示,我国的安宁疗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中包括资源的筹集以及社会对此方面的醒觉意识,因此希望借着基金会对大马儿童安宁疗护协会的捐助,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同推动安宁疗护在我国的发展和普遍性。

有意捐款的民众,可通过大马儿童安宁疗护协会的户头捐助:

Malaysian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Palliative Care Hong Leong Bank 225000 31209,或拨打017-962 1228询问更多详情。

有兴趣或任何疑问的民众,可浏览该会脸书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mappac2u或网站https://mappac.org/,以了解更多详情。

照片说明:

萧依钊(右三)移交模拟支票予李志展(左三),左起为大马儿童安宁疗护协会资深义工陈碧玲、杨升发;右起为该会副秘书陈潮才及星洲日报基金会执行长刘昆昇。(陈启基摄)

刊於星洲日报暖势力 2023年1月10日

(万挠、文冬9日讯)星洲日报基金会、佛光山、佛光会联合举办“送福到你家”活动,于1月3及7日先后到乌雪区和文冬新村,给450户贫苦人家送暖,祈愿大家有一个欢乐的新年。

每户受惠家庭获得一个福袋、一张棉被和一个50令吉的红包。

总值2万2500令吉的450个红包是由巴生慈善家同泰祥董事经理林培坤赞助。他认为,星洲基金会和佛光山的这项新春慈善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这个小小的红包能给长者和病人带来一点慰藉。

来自三大族群

乌雪捐赠惠及300人

在乌雪区的“送福到你家”活动的受惠者共有300户家庭,是由前国会议员、乌雪社区福利会主席廖书慧和其义工团队负责推荐贫困者及协助承办在地筹备工作。由于人数众多,加上乌雪区范围很大,就决定分别在万挠与峇当加里各举行一场捐赠活动。

星洲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在简单的捐赠仪式上致词时说,佛光和星洲选择在乌雪和文冬举行送暖活动,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贫困者比较多,希望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她指出,她知道廖书慧植根此区多年,并协服务民众,十分清楚贫困者在哪里,所以请她协助承办,并感谢她和团队的大力支持。

佛光文教中心副住持如行法师祈愿受惠者能安心的过一个好年,也他祝福大家来年生活更加如意。

廖书慧表示感谢星洲基金会和佛光山能到乌雪区送暖。她说,受惠者来自三大族群,让巫裔和印裔同胞也能分享华人新年的欢乐,真正实现“大马各族人民一家人”的精神。

参与捐赠活动者包括佛光会义工苏意琴、张福恬、潘志华及廖书慧团队义工:前市议员刘俊勇、林宝君、Kanagaraja、Rajen、Anis及葛尼村长林依恬。

文冬新村150人受惠

文冬的“送福到你家”的发放仪式在玻璃口新村雀友俱乐部会所举行。共有150名受惠者,其中145名主要来自文冬县6个新村的华人及附近地区的10名巫裔和印裔同胞,还有5名来自加叻新村的华人。

萧依钊在发放仪式上致词时说:“我和义工每年皆会来文冬扶贫至少两次。每次来都会为文冬许多贫病者的凄凉情况感到震撼和心酸,因此一直都把这些需要帮助者记在心里,在一些节日到来时,献上温暖的祝福。”

“助人的过程是一种生命教育的过程。 我们从中感悟到生命不能等待,助人要及时。”

她举例说,在去年6月,为了缓解疫情对贫病者的冲击,她和祝福文化基金会的义工到文冬捐赠“粮食礼袋”,其中一个来领取礼袋的是49岁的印裔残疾人士帕拉格斯。他因车祸失去了一只脚,只能捡纸皮维生,与母亲相依为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当时他告诉我们,他因为没钱缴清违规罚单共900令吉,所以无法更新三轮摩托车路税。他己筹到400令吉,希望我捐500令吉给他。我给了他1000令吉。没想到当天晚上他就突然病逝,他的母亲用我给他的1000令吉支付殓葬费。

“人生无常,生命有限,我们要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这方面,星云大师给了很好的开示:‘生命的意义,不是钻营谋利,而是布施奉献’;“一个人活着没有爱,没有慈悲,生命有什么价值呢?”

她感谢社工庄培华和她的义工团队大力支持和承办这次的慈善活动。

知宣法师促长者顾好健康

佛光山知宣法师吁请长者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健康,平时多运动,要动起来,才有活力,才能保持身体和头脑灵活。

她也勉励大家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庄培华感谢星洲基金会、佛光山和佛光会送暖到文冬。她说,这是文冬贫困者的福报,获得各慈善团体和组织的关心,体现了人间处处有温情。

她也感谢市议会惠借帐篷和椅子,使到活动顺利进行。

参与“送福到你家”活动者包括近30名佛光会和雀友俱乐部义工。

金马苏老妇获四轮助步车

文冬的受惠者除了获得50令吉红包、一个福袋、一条棉被,也另外获得佛光山赠送佛牌和星云大师书法春联。

发放仪式上,萧依钊也代表星洲基金会捐赠一台价值400令吉的四轮助步车给来自金马苏新村的86岁长者蔡瑞兰。

蔡瑞兰的丈夫己逝世,有4个儿子,其中两个也已逝世。另外两个儿子皆60多岁,没有收入。她的住屋在2021年被大水淹没后多处损毁,至今未修。她目前靠福利局的每月500令吉过活。

她双腿无力,需借助推动轮椅才能出外买菜等,但现使用着的轮椅己破损不堪。萧依钊觉得,她需要一台四轮助步车。

发放仪式结束后,一行人进行家访,给4名贫病者,包括瘫痪在床的江观兰、黄彩琼、黄蓉和王玉丽送上祝福。

照片說明:

图一:“送福到你家”万挠站的捐赠者、义工及受惠者大合照。 站立者左起是潘志华、苏意琴、张福恬、林宝君及廖书慧。右起为刘俊勇、郑翠群、如行法师及萧依钊。(陈莉莉摄)

图二:慈善跨越种族和宗教。站右起为庄培华、知宣法师和萧依钊。(李佩珍摄)

图三:“送福到你家” 峇当加里的捐赠者、义工及受惠者大合照。 站立者右起为Rajen、林依恬、苏意琴、刘俊勇、郑翠群、萧依钊、如行法师及廖书慧。左起是潘志华、Kanagaraja、Anis、林宝君及张福恬。(陈莉莉摄)

图四:《送福到你家》文冬站,许多长者即使行动不便也要亲自出席领取福袋,声声感激。(李佩珍摄)

图五:知宣法师和萧依钊上门探访瘫痪在床的黄蓉。(李佩珍摄)

图六:萧依钊捐赠四轮助步车给蔡瑞兰,让她感激不已。(李佩珍摄)

世華多媒體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0 items in cart